第200章 绝处逢生

无论是羌人,还是鲜卑,乌桓等塞外民族,皆信奉强者为尊,他们眼见夏侯渊如此冷酷狠辣,心中也不禁惴惴不安。

夏侯渊带着无比威压的眼神,扫过麾下大军,最后停留在那剩余的上千胡骑身上,厉声喝道:

“众军听令!今夜休整,明日随本将出征!再敢有不遵军令者,便是这般下场!”

“诺!”夏侯渊麾下万余兵马尽皆战栗,连忙齐声应道。

小主,

翌日,夏侯渊整顿齐备,统帅麾下万余人马,继续急行军前往追击张飞。

而此时的慎县北部战场,徐晃,关羽双方也正连番交战!

此番佯攻汝南,关羽麾下的五千兵马,已减员至三千人,其军中情况与张飞类似,也收容了千余流民百姓!

对面与其纠缠半月的徐晃所部兵马,却也从七千打得仅剩不到四千,双方算得上各有损伤。

徐晃治军严谨,一向谋而后动,最擅长稳扎稳打,打持久战。

他与关羽虽分属不同阵营,却独敬其智勇,与这位河东“同乡”惺惺相惜,并未采取曹洪那般驱赶流民,略显“卑鄙”的策略。

只不过......就算徐晃军纪严明,但曹军一向凶名在外,许多流民百姓还是选择逃入“刘皇叔”军中,寻求庇护。

关羽不忍相拒,所以军中也收容了千余百姓,这才迟迟无法突围,与三弟会师!

慈不掌兵!徐晃虽佩服关羽,出手却毫不留情,他趁关羽行动迟缓之际,迅速率本部兵马穿插至关羽南部,封堵了其与三弟会合的“退路”!

徐晃笃定,关羽几乎全员步兵,兵力更较自己略有劣势,其军中还有百姓相随,难以迂回转移。

只要按曹洪吩咐,死死拖住敌方,坚持到曹丞相援军到来,对面关羽必定插翅难飞!

此时,关羽也陷入两难境地。

据三弟传信所言,其麾下兵马已陷入危局,急需救援,而自己军中亦有上千百姓,自然不能弃他们而去!

“即便我军能够突围,与三弟会合,这上千前来投奔的百姓......恐怕也会死伤惨重!既如此,那我便将徐晃彻底击溃!”

凝神思索片刻后,关羽丹凤眼一睁,面上露出决然之色。对身旁校刀手亲卫下令道:

“传我将令!留两百军士护卫百姓,尔等校刀手,随我为前锋,全军突击,前往击破徐晃!”

“诺!谨遵君侯之命!”校刀手亲卫拱手领命而去。

随着激昂的战鼓擂响,关羽挥舞青龙偃月刀,亲率百余校刀手亲卫,以及其余近三千兵马,如同汹涌的潮水一般,向扼守南面的徐晃军阵杀来!

身披双层甲,手持大刀的百余校刀手,如同最锋利的刀尖,瞬间将徐晃的军阵沿“戳开”数个缺口!

关羽与麾下校刀手一齐陷阵,如入无人之境!手中沉重的青龙刀,迸发出凛冽寒光,其刀法大开大合,威猛无匹。

关羽每次出刀,必有一名曹军倒下!在这般凌厉刀势之下,即便敌人身着重甲,也往往被一刀两断,肢体横飞!

校刀手紧随在关羽身侧,为其防范四面八方到来的围攻,必要之时,甚至要以身体为盾,阻拦对方的箭矢,刀枪!

他们战力凶悍,远超一般士卒,身上披挂的双层甲,即便被普通弓箭射中,也无法破甲,极难造成致命伤!

在关羽及上百校刀手的奋战下,其余士卒亦是军心大振,奋勇向前。

徐晃自然知晓关羽的厉害,其迅速调整战术,大喝道:

“全军后退十步,结方型盾阵,长枪兵,向前攒刺!”

徐晃麾下兵马训练有素,虽已被关羽强横无匹的气势压制,却始终并未溃退!

他们很快听命后退,以盾阵死死抵挡住校刀手的大刀,同时长枪兵不断从缝隙处攻击敌方。

即便校刀手这样的重装步兵,也难以抵挡长枪的密集穿刺!

不过纵使鲜血狂涌,血肉横飞,校刀手们还是怒声咆哮,死战不退!

哪怕即将力竭战死,他们也要以身躯将盾阵撞开,为身后的袍泽创造进攻时机!

饶是徐晃久经沙场,见惯无数惨烈厮杀,关羽这伙亲卫的顽强血性,还是让其暗暗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