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团之后,她才发现原本以为拥有天赋、权力与财富的他,实际上对音乐怀着无比炽热的热爱与执着。
她从中获得了勇气。
不再是单纯的敬仰。
她渴望像贝贝一样努力、自信,在每一个瞬间都全力以赴。
就这样,五年过去。
谭允静找到了自我。
原本没有一个朋友的她,收获了王小小、李胜熙、中村亮子、金达莱、车彩恩等珍贵的挚友。
曾经连表达自己想法都害怕得颤抖的她,竟敢让威廉·富尔特文格勒退位,助力贝贝坐上柏林爱乐乐团的首席之位。
尽管偶尔仍会习惯性地口吃,但已大有改善。
因为有一个真正理解她小提琴演奏的人。
有一个相信她自己都不敢相信的自己的人。
她才得以变得强大。
“在想什么呢?”
谭允静向手持指挥棒的贝贝问道。
小提琴协奏曲《火焰》对于谭允静而言,是能充分展现其才华的完美之作。
这是一首精心编排的曲子,细腻地处理着演奏者最擅长的音色、喜好以及极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相反。
谭允静不断询问贝贝所期望的演奏效果。
正如他成就了完整的她。
她也希望能成就完整的贝贝与柏林爱乐乐团。
就这样,指挥与演奏者的心念交融,铸就了完美的《火焰》。
随着指挥棒的挥动,音乐腾空而起。
贝贝的小提琴协奏曲 D 大调《火焰》。
冲向天空的火焰仿佛吞噬了太阳。
与血与酒相伴奔腾的乐团瞬间静止,失去太阳的世界被黑暗笼罩。
一片寂静。
贝贝双臂展开,伴随着一声巨响,演奏重新开始。
宛如黑暗中唯一的曙光。
展翅高飞的火焰如太阳般炽热,照亮了四周。
那股热力让草木燃烧。
即使是冰封的大地与北极的寒气,也在火焰的威严下消融。
所有乐器都无法触及血与酒所展开的宏大乐章。
谭允静的独奏开始了。
血与酒的歌声弥漫整个观众席。如同吞噬太阳的火焰一般,以压倒性的力量震撼着众人。
她的激情。
如《卡农》般宏大而笔直的旋律,容不下其他任何事物。
在那一刻,仿佛只有她与血与酒在歌唱。
“太棒了。”
等待自己演奏时刻的查尔斯·布劳姆点头称赞。
谭允静清澈而刚正的演奏与血与酒相遇,愈发鲜明,如今已只能用“震撼”来形容。
宛如贝贝一般。
“她一定理解了。”
正如贝贝理解她一样。
谭允静也理解并接纳了他。
他们共同演奏的这一刻,仿佛世界上所有的声音都消失了,唯有他们在歌唱。
那种感觉。
查尔斯·布劳姆早已熟知。
这也是他引领小提琴家查尔斯·布劳姆加入柏林爱乐乐团的唯一原因。
那种无法用言语形容的感觉。
作曲家与演奏者完全理解彼此并进行演奏,从而吸引观众的瞬间喜悦,让他留在这里。
这是一种极致的沉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