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锦衣卫的第一任指挥使,毛骧那个时期,麾下的锦衣卫人数并不多,一开始成立的时候,不过是一个区区2000余人的小机构而已,是在后期才不断膨胀起来的,最终达到了10万人的恐怖规模。
(PS:关于锦衣卫巅峰时期到底有多少人,没有一个定论,也有说6万人的,也有说15万人的,不过15万人的数字或许不会假,但那只是人员名单,实际上吃空饷、滥竽充数,各种原因之下,不能作为参考,因此作者君折中一下,取了个中间数)
叶白麾下的锦衣卫,自然没有达到锦衣卫的巅峰期,可比起当初锦衣卫成立的时候,也不差多少了,自然让毛骧足够满意了。
而且锦衣卫刚刚成立的时候,任务就极重,监察全国,尤其是京城各位官员,各个部门,比起如今在太始大陆上的任务还要重。
任务轻松一些,人手还增加了,这也是毛骧心中高兴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
有了充足的人手,有机会打一个富裕仗的毛骧,当然不会客气,大手一挥,再次从新补充的锦衣卫中精心挑选出了800人,与他之前就选出的200人,合成了一股人数达到1000人的精干力量。
这么多的锦衣卫,他们将会分成若干支队伍,以不同的身份作为掩护,分批南下,一路往京城而去,每到一府、一郡,都会有一部分人员留在原地,潜伏下来,搭建情报站点。
剩下的人员,毛骧也没有全部捏在手里,只是留下了500人,把其他人全部撒了出去,一来是继续增加各地的人员,扩充现有情报网络,二来则是潜入西城府的北面三县,甚至还派人潜入了蜀国境内。
毛骧虽然不是军中将领,领兵能力不强,战略思维也远远不及王翦、周亚夫等人,可到底是军人出身,该有的战争敏锐才是具备的。
武安军成军之后,大举北上,收复沦陷的三县乃是迟早的事情,提前做好准备,搜集相关情报就是锦衣卫的主要职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除了武安军的主要对手青阳卫的情报之外,蜀国内部情报也在毛骧的计划之中,不需要掌握太多情报,起码要能够知晓蜀国后续的力量到底有多大,例如会有多少援军赶来,后勤供给方面是如何等等。
武安军成军,各地府军重建,锦衣卫也得到了扩充,叶白把自己能够做的事情都已经做得差不多了。
在之前的时候,夜不收这支最为精锐的斥候部队,本是一直掌握在叶白手中,在这一次扩军之中,叶白也将指挥权下放了,将手中的1000余名精锐夜不收打散,分配到了前、中、后三营之中,用于组建独立的斥候营。
目前人数并不多,日后还需要继续扩充,可加上各部的哨骑,倒是足够完成战前侦察、防备蜀军斥候的任务了。
在王翦、宇文成都等人的亲自坐镇下,刚刚成军的前营、中营,每日都在严格操练,其他武将以身作则,亲自带头,没有士卒敢偷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