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新的召唤方式

顾雍来得很快,如今他已经与田文境完成了交接,手里的工作几乎是无了,有大把的自由时间,听到叶白有请,没有片刻耽搁,急匆匆地就赶到了叶白的府邸。

看到顾雍到来,叶白也没有什么废话,直接了当地开始询问吏部的组织架构以及各官职的相应职司。

虽然对叶白的问题有些困惑,但顾雍也没有怠慢,口若悬河地就给出了介绍,全程连思考都没有思考一下,听得叶白是目瞪口呆。

说实话,在顾雍身处的年代,可没有什么三省六部制,按理说他对于吏部的职能体系本不应该如此熟悉的,但此刻他的表现却是让叶白刮目相看。

要么是他完全接收了前身的记忆,对大秦王国的政治制度相当了解,要么就是他在这段时间努力学习,在短时间内就将这些内容熟记于心。

按照顾雍的介绍,大秦王国的政治制度与三省六部制高度相似,吏部的主要职能没有变化,下设吏部司、司封司、司勋司、考功司。

吏部司掌文官阶品、朝集、禄赐、告身假、选补流外官之事,司封司主封爵之事,司勋司主勋赏之事,考功司主文武官吏考核之事。

司封司和司勋司这两大机构几乎是被叶白第一时间就给排除了,这就是两个清水衙门,看似权力不小,但实际上就是工具人而已。

封爵也好,勋赏也罢,都不是单靠一个吏部能够做到的事情,那得要朝中大佬提议,皇帝首肯才能够实施的,吏部不过是照章办事。

只是让叶白有些纠结的是吏部司和考功司这两大机构,都算得上是吏部的核心机构,将赵普安排在任何一个机构,都能够给张居正提供不小的帮助。

考功司他较为熟悉一些,军中负责统计战功的军司马,还有之前吕景山所说的吏部审查,都是这个部门的官员们来完成的,因为涉及到军队战功,把赵普安排在这里,对叶白的帮助明显要更大一些。

可叶白的心,现在可是很大,眼光也看得远了一些,并不仅仅是为了他自己,相比之下,吏部司不但掌文官品阶,更有选、补、流外官的职责,权利更大。

如果把赵普放在这里,那些高品官职不好说,但一些低品官职,却是有一定能力进行操作的,别忘了,在赵普后面还有一个担任吏部侍郎的张居正。

光是靠融合文臣卡的方式扩大自己麾下的文官,自然是不可能的,利用官员卡掌控更多的本土官员才是正道,这些被掌控的官员,被分配到更为关键、合适的地方,同样意义不小,因此吏部司是万万不能放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