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团草根改变了历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大瓮脱离船阵的火光照射圈后,又向上浮起到瓮沿的高度,然后方向一转,竟然向河水的中央方向而去。扶瓮人还记得五官中郎将的吩咐:“你要把大瓮推到水流最急的地方,让它顺流而下,远离船阵。”所以他此时就全身都露在水面上,奋力划水,把大瓮向前推去。

来到河水偏中心的位置,水流明显比岸边快了许多。水中的黑影潜入水中,摸索着从瓮底拉出一小段布带,随手丢开,看着大瓮顺河水向前飘去,然后自己解开一个捆在腰间的小布袋,取出一块边缘锋利的陶片,毫不犹豫的向自己的腕间砍去。

大瓮底下有一个小孔,黑影拉出的布带本来是堵住这个小孔的。瓮盖上也有一个出气孔,这样在瓮底小孔的堵物去掉后,水就从小孔中开始向瓮内灌入。

按说这是一个非常完美的计划,大瓮远远的慢慢沉入水底,再被发现时或许已经沧海桑田。只是想法虽好还要看天意,这不,就在大瓮飘飘荡荡的顺流而下并缓慢吸水时,一团从岸边冲进河水的烂草根翻滚到了瓮底小孔边,正在吸入河水的小孔一口吞进了这团草根,草根被水压不断向内挤着,越来越紧,结果彻底把小孔再次堵住了。

这团草根就这样把我们所熟悉的秦汉历史彻底改变了,开启出一个新的平行宇宙。

上述这一切行动,都是赵高策划的,目的就是把皇帝给调包,并不着痕迹的杀掉秦二世胡亥的真身。

自从始皇帝崩、二世继位以来,赵高认为自己的出头之日终于来了。胡亥是自己的学生,而且胡亥有个赵高认为非常大的优点,就是认定和相信一个人时,就是百分之百的相信。自己教了胡亥这么多年的律法和书法,胡亥对自己是完全信任和非常亲近的。事实也确实如此,胡亥一登基,立即就将自己这个马车夫兼皇帝拎包秘书(中车府令行符玺事)提到了郎中令的位置上,郎中令已在九卿序列中,而且向来是非皇帝亲信不可担任的。

做了郎中令,赵高并没有满足,他所希望的是当上丞相。当了秦的丞相,就可以跨入官吏的最高等级,三公,且在二十级爵中获得最高级,彻侯。赵高的心愿是从一个低贱的隐官(介于庶人和奴隶之间的一种身份)登上彻侯的最高爵级,完全改变赵氏他这一族的地位,光宗耀祖。

可惜,胡亥让赵高失望了。作为赢姓王族子孙,胡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继承了赢姓血脉。虽然在始皇帝当政时这个小童子吃喝玩乐嬉戏无度,对讲席(皇帝老师)们的授课也是愁眉苦脸百般不乐意的样子,可一旦坐上了皇帝的宝座,人或多或少还保留着相当懒散的风格,但在军政之事上却立即有了自己的主见。

刚开始时,胡亥对赵高的谏言还是比较听从的,但很快胡亥就认为,赵高在处理军政之事上并没有多少才干,反而隐隐的有个感觉,自己这位讲席似乎对抓权有点热衷。慢慢地,赵高的谏言在胡亥那儿就开始不太灵光了,有时还会被小皇帝批驳一番,暗示他不要手伸的太长。反过来,皇帝对丞相李斯的态度越来越赞赏,所行诏制大半出于李斯之手。

赵高失落了。如此下去,自己郎中令的位置是否能坐稳都变得不可预期,丞相之位恐怕连做梦都不要去想了。

秦朝是高度集权的政治体系,所有大权尽握皇帝之手。赵高虽然失落,可也没有丝毫办法,只能听天由命。恰在此时,上天给他送来了一个绝佳的礼物。一日,自己女婿阎乐的族弟阎央在闲聊中说起,在於商(今商洛)看到一个落魄士子的孩子,长得非常像皇帝,简直就如双胞胎一样。

阎央是当作奇谈来说的,赵高听了后脑中却猛然蹦出了一个念头,一个把他自己都吓坏了、却又牢牢锁住他所有思维的念头。随着皇帝对他的工作能力越来越不欣赏,这个念头也就越来越顽强的在他脑海中盘桓不去。

终于,他决定让阎央去仔细调查一下这个童子,家境如何,教育程度如何,人品如何,等等,包罗万象,能查到什么就查什么。很快,阎央回来向他禀报,这个小童读过书,书法也很好。阿母已亡家中就父子俩,家境一般,其父的身体很差,最关键的是,这个小童性好玩乐,尤喜观俳戏,常偷了家中的东西去变卖以供打赏俳优。

赵高脑中那个念头一下就到了不可遏制的程度:这个小童居然如此理想!

然后他就让阎央使人去诱惑小童更加肆无忌惮的玩乐、盗取家中财物,借债去打赏俳优等等。没几日,家财不翼而飞,债主上门,其父被气得一口血涌上来,一命呜呼了。

于是阎央帮助小童变卖了剩余家产,把他带回咸阳,带到了赵高面前。这一切前后不过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而赵高则开始了把顽劣小童培训成皇帝的艰苦过程。

这一切的一切,就是要在一个合适的时机,用此童替代胡亥,使自己能够把持朝政,乾纲独断!

小主,

想是这么想,也在这么准备,但时机很难寻。平时皇帝居于咸阳宫,郎中军守卫的很严密。让赵成做郎中军的五官中郎将也没起到多大作用,皆因郎中军郎多是高官贵胄子弟,完全无法收买。想来想去,还真让他想到了一个主意:劝谏二世效仿先皇帝东巡。

皇帝东巡,要是完全走陆路,赵高依旧没什么机会。可这时代的座车是没有减震的,轮子也是木头的,所以乘车颠簸的很厉害。而大船虽然也有水上的颠簸,却比乘车要舒适的太多。

赵高于是仔细规划了一个在船上调包皇帝的计划:

把胡亥贴身的宫人留在咸阳,胡亥的两个贴身内侍也被他制造了两起小事故,让两人虽然受创不重却也无法随行。

在龙船停泊时,让赵成把郎中军调到岸上监视,理由是一方面可以不打扰皇帝的休息,另一方面在岸上同样可以看到龙船周围的大部分情况,一有异动也能迅速上船。靠水的一侧由卫尉护船监视,不会有什么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