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的问题(二)

大唐敦婿 大衙允明 894 字 1个月前

“首先的一个问题就是利润实在是太低了,从而最后的结果必然就是他们的收入极少。

在一般的情况下,一个农人辛辛苦苦的伺候庄稼,他们种出来的麦也不过一百五十斤左右而已。

如果是种稻谷,细心照料之下也不过只有二百斤所得。

而且,这还得是在风调雨顺的年间才会有如此成色。

如果遇上过天灾什么的,解决自己的温饱,都是一个非常令他们头疼的问题。”

“一百五十斤左右的麦子折算下来的话,理应是……十二斗。

一斗麦子它的市场价格一般会是在…三十五文钱上下。

这些的收成,已算很低。

一亩地的产出,满打满算的折合成银钱的话…如果我没有算错,就该是四百来文银。”

昌繁心里盘算着,他在换算着这些粮食的价值。

数学本来就不差的他,认真思索一下之后,很容易就把这些价值给算了出来。

这些粮食的价值,让他自己的心底里头最深最柔软处都不免被狠狠的给触动了一下。

这年头,作为农人太难。

农民种地的收成,确实是太低太低了一些。

这也就怪不得,为什么这一群最可爱的人、最勤劳朴实的人怎么还会出现吃不饱又穿不暖的情况。

种子本来就不优良,还有那些土地本来就贫瘠,农人除了细心照料之外,剩下的基本上就只有听天由命了。

如果再遇上战乱,再需要交上一些各种赋税,那么他们的日子也就更加的困难了。

农人靠天吃饭…并不是空穴来风,而且这句话实际上是自古就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