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乡试的解元也很年轻,姓霍,才二十不到,上午听鲁夫子分析榜单的时候介绍过,此人也是出身世家,还是外戚。
这下算是对上号了,张平安观此人长得也是仪表堂堂,非池中之物的样子。
从座位上站起身致辞时不疾不徐,谈吐十分得体。
像这类世家子弟都是从小请名师悉心培养的,礼仪风度方面挑不出任何差错。
何况钱侍郎等人明显是认识霍解元的,更不会为难,夸赞勉励几句后,便挥手示意人坐下。
既然是文人宴会,那就少不了作诗活跃气氛,也是一个可以表现和扬名的机会。
历年的鹿鸣宴都少不了这一环节。
钱侍郎人虽严肃,还是按照鹿鸣宴的老规矩,让霍解元带头赋诗一首。
“宗启,你在京城时便素有才名,又是此次乡试的解元,便由你带头赋诗一首吧”,钱侍郎捋着胡须缓声道。
“学生遵命,献丑了”,霍解元躬身行礼应道,随后站直身子朗声吟道:“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少年自当扶摇上,揽星衔月逐日光。”
“嗯,不错,有志气”,钱侍郎淡淡赞道,嘴角流露出一丝笑意。
还挥手赏了一方名砚。
看钱侍郎这样说,其他官员也纷纷跟着称赞,“少年英才”之类的话不绝于耳。
看的其他举人好生羡慕。
接下来就是第二名第三名了,年纪都不算太大,没有超过二十五的。
连学政都忍不住感慨道:“这次乡试人才辈出啊,竟都如此年轻,乃栋梁也!”
钱侍郎也点点头。
一直到第十名,全都做了赏赐。
从第十一名开始,便只是勉励几句罢了,明显是在走过场。
由于解元带了头,做的诗满含自己内心的理想和抱负,后面的人便通通围绕这个主题跟上。
而前面的人作过的诗或者用过的比喻,后面的人肯定不能继续再用,因此名次越往后,想要作出好诗越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