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敢带着两万大军兵分几路,不停的骚扰着朱修之的军阵,眼看着就要把对方的军队冲垮了,朱修之不甘心失败,直接冲了出来,要和杨敢单挑。
在中国,虽然演义小说里边经常会有武将单挑的情形,其实那只是艺术虚构,自从春秋战国,武将的单挑就不再出现了,虽然也有武将斩将夺旗的战例,那也不是真正的一对一,通常都是各自带着亲兵冲击对方的中枢,然后碰上了,顺手斩杀了一些倒霉蛋,那种大战三百回合,周围的士兵看热闹的情形根本不可能出现,都是一群人单挑对方一群人,这还是双方配合,如果不是狭路相逢,谁会和你拼命。
朱修之本身并不是以武力高而着名的,而是一个智将,现在兔子急了还咬人呢,朱修之显然是急了,他觉得拼一拼也许能挽回败局,毕竟对方也不是以武力值高而着名的人。多年来杨敢跟着杨小瓜东征西讨,作为骑兵统帅立功无数,但是从来没有斩将的记录,朱修之觉得自己还是有把握投机取巧的,当然,他这么做还有自己的考量,朱修之本人虽然不以武力闻名,但是每个人成名都不是侥幸,他这么多年安全作战,自然是因为自己的亲卫中有一个隐藏高手,此人名叫朱烈,天生的蛮力过人,而且还天生一种皮肤病,角质层超级厚,导致的他有一种刀枪不入的特质,曾经当中展示过,用钢刀劈砍胸膛却仅仅有一道白印,朱修之又给他配了一身纯钢铠甲,真的是刀枪不入了。只是太过沉重,所以骑不得马,只能作为马僮跟在朱修之身边,但是这样反而增强了他的隐藏属性,毕竟谁也不会注意一个马僮,这样对他来说偷袭对手就增加了很大把握。朱烈天生一双飞毛腿,跑起来真的是迅若奔马,所以并不会被朱修之的马给甩下。
如果是大军混战,那么在乱军中攻击敌军将领是可能的,但是现在是单方面的远程压制,要想冲入敌阵,就要凭借马快了,朱修之的马很快,出身雍州刺史的他为自己的亲兵配置了最好的西凉战马,那速度绝不逊色于杨敢的骑兵,所以朱修之的狂飙突进并不是痴人说梦,而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他也没有吼叫,直接做了个手势,然后几百个人就轻悄悄的冲了出来,悄悄地进村,打枪的不要。
杨敢的骑兵在战场上摆动如龙,盘旋飞射,并没有注意到队伍后边缀上了一条几百人的尾巴,而朱修之那边,自有副将站在大纛下指挥战斗,反正好几万人,谁也认不清主帅的脸,更不知道主帅已经悄悄地离开大队到了冀州军的阵容中。
本来要是这么潜伏下去,杨敢还真的很难发现敌人的阴谋,但是披着狼皮的羊总会有一些破绽露出来的,他们跟随大队的距离太紧密了,不符合作战的需要,而且这么多人没有向着敌军射箭,反而离着中军越来越近,还走直线抄近道,杨敢不是瞎子,立刻本能的感觉到了哪里不对,他站在帅旗下用望远镜仔细的观察战场,寻找让自己不安的边边角角。然而,战场变化太快了,望远镜也不是万能的,那东西视野不够广阔,反应不够迅速,所以正当他还在仔细观察呢,忽然一片黑色完全遮蔽了他的视野,杨敢本能的感觉不好,放下望远镜,就看到数百骑兵成锋锐阵型已经杀了过来。
作为骑兵指挥官,杨敢的站位必须靠前,否则就看不清战场变化,所以虽然危险,他也不得不这么做,这就造成了一问题,朱修之杀过来的时候,杨敢的前边并没有什么人来遮蔽,虽然有亲卫会上来围堵敌人,但是数量有限,并不会形成规模,朱修之根本不需要杀开血路就能冲到杨敢的马前,杨敢看到这情况倒是也没有慌张,放下望远镜收入囊中,摘下马槊,要迎战这一股敌军。
杨敢在杨家军中从来都是以骑兵指挥擅长,比他出名的勇将多的是,不管是他的哥哥杨勇、超级猛人巨百通、远在交州的马锺,后起之秀盘小雷、高小虎等人都比他名气大的多,甚至连家主都有很多斩将夺旗的经历,唯独杨敢没有,看上去似乎很弱,然而,善战者无赫赫之功,杨敢只是不喜欢这种作战方式而已,作为家主杨小瓜的卫队成员出身,他的真实战力却是被人大大的低估了。现在既然有人以为有机可乘主动上来要对自己下手,那么杨敢也就不吝于给对方一个惊喜。
眼看着朱修之的战马离杨敢只有十来丈远,杨敢也是双腿一夹马腹,战马一声嘶鸣,蹭的一下子蹿出去三丈多远,三两下就到了朱修之马前,朱修之吓了一大跳,他本来是要偷袭的,那知道敌人给了自己一个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上来就是一枪,直插朱修之的心口,朱修之三代为将,敢于过来单挑的,自然也不是废柴,虽然吃惊,但是也没有手忙脚乱,同样也是不甘示弱,手里的马槊拧成了一条黑龙,张牙舞爪直扑杨敢的前心,这种针锋相对的作战方式才是对的,不招不架就是一下,看上去似乎是要同归于尽,其实在双枪交错而过的时候就会利用滚转的力量崩开或者锁拿敌人的武器,同时发动悍然的攻势。
小主,
杨敢那也是久经战阵的,自然并不会被些小手段制住,两个人就在错身而过的当口已经互相交换了十几枪,双方都是大吃一惊,原来对手这么强大,两个人的枪法各有特点,朱修之的枪法以锁拿按压为主,就是要压制对方的攻势,而杨敢则是快进快出,那杆枪不说快如闪电,反正是攻势如潮,总会从朱修之想不到的位置出现,让他无法用出全力,别别扭扭的很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