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叶明站在庄子的田埂上,望着这片庄稼地,又有了新的想法。
他说道:“叶田,虽然竹管灌溉系统已经很好,但竹管容易被风吹倒,而且使用寿命有限。我想在地下铺设陶土管道,这样灌溉系统更加稳定,使用寿命也更长。”
“公子,您说的这是什么意思?”
叶田听到叶明的话后,有些不解的问道,既然已经有竹子管道了,怎么还要弄一个陶土的。
叶明蹲下身子,拿起一根竹管解释道:“叶田你看,这竹管虽轻便易制,但质地较轻,狂风一吹便容易倒伏。而陶土烧制之后坚硬无比,埋于地下不易受损。”
叶田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叶明接着说:“我们可以先制作模具,将陶土制成一节节带有接口的管道。然后召集庄内壮丁挖掘沟渠,小心地将陶土管道放入其中连接起来。”
叶田眉头紧蹙,满脸忧虑地说道:“公子,您看这陶土管道,它的价格是不是有些过高了呀?咱们要是用这个来铺设管道,成本可不小呢!再者说,如果这陶土管道不小心出现破损的情况,要想修补起来恐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吧。”
叶明听后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回答道:“叶田,你只看到了眼前的造价问题,却没有考虑到长远的效益。虽然这陶土管道的初始造价可能会比传统的竹管略高一些,但从长期使用的角度来看,它能够大大节省我们频繁更换竹管所耗费的人力和物力。”
他继续说道:“这样算下来,其实还是很划算的。至于破损嘛,这也并非无法解决的难题。我们只需在管道的关键节点处设置专门的检查口,定期派人去检查一番。”
“一旦发现有破损的地方,就及时将那一小节损坏的管道替换掉即可。如此一来,既能保证管道的正常运行,又不会给我们带来太大的麻烦。所以,不必过于担心。”
叶田听后茅塞顿开,拱手行礼:“公子思虑周全,小人这就按照公子所言安排下去。”
这就是叶明准备继续铺设的地下灌溉管道:为庄稼打造“生命线”
经过初步的灌溉系统改造,庄子的农业生产效率虽然有了显着提升。
然而,叶明深知,要实现长期稳定的丰收,必须进一步优化灌溉系统。他决定继续铺设地下灌溉管道,将先进的滴灌技术引入庄子,为庄稼打造一条“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