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竟然敢从天能脱离出来,四十多岁二次创业。
自然不是冲动之举。
之前在天能时,已经做了很多的研究工作。
白筱蝶虽然不懂电池,但是这样大规模的研发中心,还有刚才的智造工厂,已经完全体现出鲲鹏新能源的实力。
在小县城,是罕有的。
“金董,我很期待鲲鹏的产品上市,相信它能为我们武康县的产业转型,打响第一炮。”白筱蝶说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金国海:“有白书记您的支持,我也相信鲲鹏的未来是光明的。”
参观完鲲鹏后,白筱蝶先返回县委。
刘浪则留下来陪同方平等人吃饭。
方平是大忙人,这段时间一直飞来飞去,来武康的次数有限,这次也是因为鲲鹏的一期工厂投产试制,他才赶过来。
“现在国内制造业的效率真是夸张啊,这么大的工厂,要是放在欧美,没有三年,都投产不了,金总,你们在半年内就搞完了,难怪龙国被称为基建狂魔,制造狂魔。”方平十分感叹。
他是港岛人,方家在欧洲也有很多产业。
所以这方面感受更深。
“目前龙国这种疯狂内卷的环境,你不卷,就要被淘汰。”刘浪道:“不像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原始积累,咱们的根基太浅了,如果不卷,是没有办法追上它们的。”
方平点点头:“所以现在欧美这么忌惮龙国,不停的增加关税,真要让国内这些卷王企业放开手脚,进入它们的地盘,它们的制造业就完蛋了。”
刘浪道:“外力的压制,只会促使咱们国内的制造业不断向上蜕变,咱们国家在手机产业已经诞生了好几家全球前五的公司。
而在汽车领域,目前我们没有一家能够进入全球前十,所以汽车向新能源变革,是我们前所未有之机遇。
我相信我们国家强大的制造体系,激烈的竞争,一定能诞生出数家全球前列的车企。”
方平知道刘浪在刺激他。
他和刘浪说过造车的计划。
这半年也一直在为造车的事情奔忙,考察了很多地方,招揽了许多人才,但是一直下定不了决心。
因为造车需求的资金,人力,物力,是十分恐怖的。
曾经某家市值过千亿的互联网企业,进入造车行业,结果以老板破产躲债,逃离龙国告终。
目前市场上的造车新势力全在亏损。
方平哪怕靠着方家,也烧不起几百亿的资金。
而且家族内部,包括董事会,对他要投钱造车都是反对意见居多,他们更倾向投资海外,认为国内已经过了黄金投资阶段。
巫溪嗤笑道:“你这个饼画的太大了,全球前十车企,真敢说啊,你买了那家快破产的车企,不就是想拉着方总在武康造车吗?”
刘浪不指望收购铁牛的消息能瞒过巫溪。
毕竟铁牛汽车前段时间闹出的风波不小。
他微笑道:“我不否认我有这个野心,但是我想方总也不想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吧,不然他为什么要投资鲲鹏呢。”
金国海在旁边不明所以:“什么造车?”
方平指了指刘浪:“你问他。”
因为造车必然涉及和鲲鹏的合作,所以刘浪也不隐瞒,将以前方平打算拉着他造车的事情说了一遍。
金国海吸了口气。
他以为自己的鲲鹏新能源落地武康已经是刘浪倾力拉拢的结果。
谁知道刘浪还隐藏着更为庞大的计划。
他的鲲鹏只是这个产业规划的一环而已。
这是一个县级开发区副书记该有的视野和魄力?
金国海道:“我听说你前段时间买了个车企,还在纳闷呢,原来你真要造车啊。”
“我只是恰逢其会,方总要造车,我帮点力所能及的忙而已。”刘浪道:“铁牛汽车的控股权在我手里,就有了造车资质,再加上金董的鲲鹏新能源也投产了,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等您做决定了。”
方平舔了舔嘴唇。
他承认,被刘浪打动。
这家伙,什么都提前帮他想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