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今天虽然没有国家发射任务,指挥中心内部却依旧相当热闹。
从进入大厅开始,就不断有拿着文件或者对通讯器说话的研究人员快步走来走去,遇到李华等人的时候还会主动打招呼。
】
“王老,不瞒您说,在没有发射任务的时候,我们园区内员工最多的地方就是指挥中心和供电站。”
来到一间安静的会议室后,李华很是热忱给的王老倒了杯水,笑着说道:
“当然了,白天的话,宿舍那儿的人也很多——毕竟咱们搞科研的都是夜猫子嘛。”
“多谢。”
王老客气的朝他道了声谢,随后看了眼身边的徐云,缓缓开口道:
“对了,小李,我离开一线有些年了,不知道现在咱们的星载仪器可以做到什么精度的运载平衡了?”
“星载仪器吗......”
李华顿时表情一肃,思索片刻,看向了身边的葛同友:
“葛教授,您是这方面的专家,要不由您来和王老说说?”
“没问题。”
葛同友很爽快的点点头,表情看上去颇有些跃跃欲试:
“总指挥,您想了解的是轨道卫星,还是空间站上的设备?”
王老想了想,指着会议室投屏上的一颗卫星图标道:
“空间站就不必了,就说说轨道卫星吧。”
葛同友从桌上拿起杯水润了润喉咙,组织了一番语言,方才继续道:
“没问题,总指挥,不瞒您说,如果您问空间站方面的事儿,我反而还说不出多少条条道道呢。”
“目前轨道卫星的星载设备名目看起来不少,但实际上的大类并不多,基本上都是传感或者成像设备——当然了,激光武器那种概念性的东西不包括在内。”
“咱们国家目前在这方面的稳定性嘛.....在全球坐二望一。”
说着他顿了顿,又继续道:
“我们在22年初就优化了引力牵掣的计算模型,拟合曲线参数达到了28800+。”
“举个例子,去年通过长征某型号火箭发射的某某成像卫星,90分钟内对同地区拍摄的照片,在摆幅、偏振以及摆频等参数误差都在万分之五六左右。”
听闻此言。
徐云忍不住掀了掀眉毛。
他的专业与人造卫星没什么关联,但张和光....也就是科大校内天文台的那个好基友,却是个天体物理博士。
加之重力梯度仪本身和卫星也有一定交集,因此徐云早很之前——早到谛听项目组成立的时候,就曾经了解过一些航空方面的知识。
卫星上天这过程在高中物理书上的描述其实很简单,也就是发射速度达到第一宇宙速度就行了。
然后一般还会加上一句也是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最大速度云云。
但实际上。
对于载有仪器的卫星来说,围绕地球运动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因为这涉及到了拉格朗日点的问题。
所谓拉格朗日点,指的是两大物体引力作用下,能够使小物体稳定的点。
一个小物体在两个大物体的引力作用下在空间中的一点,在该点处,小物体相对于两大物体基本保持静止。
每个星体之间的拉格朗日点都有五个,用l1到l5表示。
目前地日系的l1点已经有soho卫星停驻,l2点则更热闹一些。
海对面的宇航局的探测器、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以及咱们的嫦娥2号卫星都进驻过l2点。
某种程度上来说。
拉格朗日点才是星空中最稳定的点位,所以也被称之为太空中炮姐的胸...咳咳,太空中的停机坪。
换而言之。
不在这五个点的卫星运行倒是没啥问题,但由于引力拖拽作用,卫星每绕地球一圈,上头的仪器多少都会偏移一点。
细化到成像卫星方面,就是绕过相同区域的时候,摆幅、偏振以及摆频这三个参数的参数误差了。
目前国际上星载仪器技术最强的依旧是海对面,这点从卫星总数上就不难看出一二。
截止到今年1月1日,地球轨道上有4582颗人造卫星在工作,其中光海对面的卫星就有2944颗。
华夏的中国卫星则是499颗,毛熊169颗。
如果将没在工作但也没掉下来的卫星算上,目前地球轨道上一共有六千多颗人造卫星。(参考自ucs官网,ucsusa./resources/satellite-database)
按徐云之前了解到的信息。
国内19年那会儿的参数误差大概在千分之1.5到2之间,不过一般成像卫星的成像宽幅都在10公里甚至更高,所以这种误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至于海对面则在万分之3到4,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
毛熊和兔子差不多同档,也是千分之1.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