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李世民不仅大力提升了工匠的社会地位,而且还推出了大唐工匠的等级制度以及专利法等相关政策法规。
如此一来,所有人心底都不禁涌起一股强烈的预感:工匠之学必将在未来的日子里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就在这时,魏王李泰竟然开始潜心研究起墨学来。对于那些一直关注着他一举一动的魏王府属官而言,这无疑传递出一个极为关键的信号——魏王并没有轻言放弃,而是打算另辟蹊径,凭借对墨学的深入钻研,再次与李承乾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
想到这里,原本死气沉沉的官员们顿时精神抖擞,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之火。
此时,当他们听到李泰要求大家去搜集墨家之学时,一个个忙不迭地点头应承下来,异口同声地高声答道:“诺!”
就在这时,李泰目光扫视着眼前的一众官员,缓缓开口说道:“诸位,烦请现在去寻几位精通制造马车的匠人前来,本王有些问题想要请教于他们。”
这些官员面面相觑,一时之间不明所以。终于,人群中有一人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小心翼翼地开口问道:“不知魏王殿下寻找马车工匠所为何事呀?”
李泰并未因对方的询问而心生恼怒,反而微微一笑,平静地回答道:“实不相瞒,本王已向陛下讨得了一份前往工部主持制造四轮马车的差事。从今往后,本王将会在工部任职。”
此言一出,人群之中传来一阵轻微的骚动。尤其是其中一名年纪稍长、经验颇为丰富的老官员,更是喜不自禁,连忙拱手贺道:“哎呀呀,大王此步棋走得真是精妙至极啊!”
李泰听闻这话,脸上顿时浮现出一丝疑惑之色,不解地追问道:“哦?你所言何意?”
那名官员见状,立刻露出满脸堆笑的神情,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压低声音解释道:“魏王您这一招乃是以退为进之策呐!仅凭着这工部的一个小小的制造四轮马车项目,便成功让魏王府得以继续留在长安。如此一来,便可借此为由头,顺理成章地推迟前往封地的时间啦。”
其他几个官员闻言则满脸欣喜。而李泰则有些恼怒了,喝道:“休得胡言,本王是真心要真心做好这工部差事,何来这么多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