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裴徽,因为身兼数职且都是重任,所以宫廷宴乐使的职务早已卸下。
这场盛大的献俘仪式的排练工作自然与他毫无关系。
正因如此,眼前这般壮观的场面对于裴徽来说还是平生第一次见到。
此时,他瞪大了双眼,嘴巴微张,整个人都被震惊得愣在了原地,完全失去了平日里的从容与淡定。
过了好一会儿,裴徽才回过神来。
他下意识地伸手拈起飘落在自己衣襟上的几瓣花瓣,轻轻放在鼻尖嗅了嗅,一股清幽的芬芳瞬间钻入鼻中,让他感到心旷神怡。
就在这时,他的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了一句诗:“冲天香阵透长安。”
这句诗恰到好处地描绘出了此刻眼前这如梦如幻的景象。
裴徽压根不需要将目光投向李隆基,就能凭借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和对李隆基的了解,在脑海中清晰地勾勒出李隆基此时此刻脸上可能呈现出来的神色表情。
那张面庞仿佛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上面密密麻麻地书写着无尽的威严、神圣、骄傲以及自信等诸多自以为是的神情。
就在这一刻,裴徽心头猛地一亮,如同黑暗中的闪电划过夜空,他终于彻底明白了李隆基为何明明清楚在当前这个紧要关头让哥舒翰前来长安城献俘,很有可能会落入安禄山精心设计的阴谋陷阱之中,但仍然固执己见、一意孤行的真正原因。
因为,李隆基内心深处的虚荣心就像那熊熊燃烧的烈焰一般,炽热而又强烈,无法遏制。
他对于好大喜功的狂热追逐,恰似一匹脱缰的野马,一路狂奔,永不停歇。
而安禄山恰恰就是看准了李隆基的这种心理弱点,于是这些年来不断地使出各种手段。
他要么花费重金从各处购买大量的奴隶,要么亲自带领手下四处抓捕无辜的百姓,然后巧妙地将他们乔装打扮一番,伪装成所谓的契丹俘虏。
接着,便大张旗鼓地举办一场场形式各异、规模盛大的献俘仪式,一次又一次地成功取悦了李隆基那颗渴望荣耀和赞美的心。
对于李隆基来说,虚荣心就如同毒瘾一般深深扎根在他的内心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