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准备废立太子

血脉撒满世界 笃志 2366 字 28天前

生性厚道的刘盈,对自己的弟弟刘如意非常喜爱。

然而,吕雉却刻薄狠毒,对戚姬和刘如意心怀怨恨,因为她担心刘盈的太子之位会被刘如意夺走。

刘邦偏偏特别喜欢刘如意,甚至有意愿另立刘如意为太子。

尽管刘盈已经被册封为太子,但在复杂的宫廷关系面前,他注定只能在夹缝中艰难求生。

在这戒备森严、充满尔虞我诈的皇宫内,如果没有足够的实力和手段,即使身为太子,日子也不好过。

汉高祖十年(公元前 197 年)七月,太上皇刘太公去世了。

戚姬悲痛欲绝,哭得像个泪人似的。

她趁机向刘邦哭诉,请求他立刘如意为太子。

刘邦看到戚姬如此凄楚可怜的样子,心中不禁一动。

再加上他觉得刘盈性格懦弱无能,远不如刘如意聪慧机敏,于是下定决心要废除刘盈的太子之位,改立刘如意为新的太子。

刘邦刚刚说出想要另立太子的想法,朝堂之上立刻炸开了锅,大臣们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有的大臣认为废长立幼会导致国家动荡,应该遵循嫡长子继承制;而有些大臣则认为刘如意更有才能,应该让他成为太子。

看到大臣们大多偏向于刘盈,刘邦心中暗自思忖:“这些人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他们怎么知道我的苦衷?”

然而,刘邦虽然暂时打消了废除刘盈的念头,但他心里依然坚定地想着要立刘如意为太子,只是需要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

正当朝臣们争执不下的时候,突然冒出了一位与众不同的大臣——御史大夫周昌。

这位周昌虽然不能言善辩,但却是个敢言之人。

他与刘邦乃是同乡,曾担任过秦朝的卒吏。尽管周昌说话有点结巴,但这丝毫不影响他直言不讳的个性。

一天,当刘邦闲暇之时,周昌入宫奏事关于废刘盈之事,不巧撞见了刘邦正在抱住戚姬调情。

周昌见状,气得扭头就走。

刘邦见状,赶忙追上他,伸手摸着他的脖颈,笑嘻嘻地问道:“你说说看,朕到底算个什么样的皇帝呢?”

周昌抬起头,一脸严肃地回答道:“您啊,简直就是跟那夏桀和商纣一模一样的昏君!”

刘邦听后,一时语塞,只好尴尬地笑了笑。

正好刘邦拦住他,周昌本来就怒火中烧,现在又被刘邦这么一拦,心中的愤怒更是难以遏制。

只见他怒目圆睁,脸红脖子粗地质问刘邦道:“我话说不好,但是这件事情绝对不行!如果皇帝您真的要废掉太子,那我周昌也不会再听从您的任何命令和召唤。”

刘邦听到这话,却并没有生气,反而觉得有些好笑,他知道周昌一向忠诚耿直,但没想到他会如此坚决地反对自己废黜太子。

于是笑着对周昌说道:“好了,别那么激动嘛,朕只是开个玩笑而已,不会真的废掉太子的。”说完便转身离去。

就这样,废太子之事暂且搁置下来。而此时在隔壁房间里听到周昌说话的吕雉,得知了这个消息后,立刻从隔壁房间跑出来。

径直来到周昌面前,毫不犹豫地跪下来说道:“要是没有你,我们母子俩可就要倒霉了,太子肯定就被废了啊!”

说着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这次能保住太子之位全靠周昌的极力劝谏,所以对他感激涕零。

吕雉是一个非常坚毅的人,但她却做出了这样的举动,这表明刘盈的太子之位对她来说极其重要,也反映出她当时感到十分无助。

周昌仅仅说了几句话,就能暂时保住刘盈的太子之位,吕雉自然对他感激涕零。

废黜太子的事情被搁置了,戚姬的愿望不仅落空,而且她心里充满了紧张不安。

虽然刘如意被封为赵王,但他年纪尚小,戚姬作为母亲没有什么势力。

吕雉可不是善良之辈,朝廷中的大臣们都支持吕雉母子,周昌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身处宫廷之中,一旦卷入权力斗争,如果不能成功,就必定会遭到迫害。

为了确保赵王和自己的安全,戚姬必须找到一个强大的人来保护他们。

然而,找谁呢?这个问题让戚姬陷入了深深的忧虑之中。

刘邦虽然深知刘如意才年仅十岁,但更清楚一旦自己离世,吕雉必定会对刘如意母子痛下杀手,因此每天都忧心忡忡地思考着如何保护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