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不然呢?她姓金?

醉金盏 玖拾陆 2335 字 9天前

“虽说那案子结了,岑文渊也定了罪,但江大人毕竟是永庆二十九年的二甲三名,那年高中的考生里也属江大人官运最是亨通,于情于理,镇抚司都得多问两句。”

江必生松了一口气,回答得中规中矩,也十分谦逊:“下官这几年好几次想过,那年当真考运极好,考前很多热门的苗子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落榜,反倒叫下官得了第六。

但科举本就有运气一说,下官只以为是自己临时拜佛脚拜得诚恳至极,并未想到背后有人为干涉。

当真没有想到,堂堂三公太保,为了给孙子铺路,竟然……”

说完这桩,沈临毓问起了余家。

“京城都晓得余家?”江必生说着、自己也反应了过来,“是了,余家有位夫人是京中侯府出身,去年还回京了。”

“江大人见过那位陆夫人和她的女儿吗?”沈临毓问,“我听说益州当时开棺验尸,余家到场的人是那位余姑娘。”

“是有这么一回事,”江必生道,“余姑娘打小体弱,原本这种事不该让她出,一是她年纪小,二来民间都说阳气不旺、怕冲撞了越发……

但实在没办法,开棺得有本家人到场,余家当时能活动的就没几个人了。”

沈临毓又问:“陆夫人呢?”

“病了,病得起不来床,”江必生叹道,“嬷嬷们陪着余姑娘来的,余家的事在益州很受瞩目,乌压压的都是来看热闹的百姓。

下官想着人多些,阳气也旺些,就没让衙役拦人。

余姑娘确定了坟墓后就回马车上休息去了,最后的查验是由她嬷嬷看顾着。”

沈临毓问:“是闻嬷嬷吗?”

“不记得姓什么了,”江必生回忆了下,补充道,“个子不高,很是慈善的一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沈临毓颔首。

那就肯定不是闻嬷嬷。

闻嬷嬷在女子中足够高大,五官气势也绝对称不得慈善。

那位慈善的嬷嬷大抵是留在蜀地,并未进京。

“有没有一位人高马大的嬷嬷?”沈临毓多问了一句,“看身量就不输男子。”

江必生摇了摇头:“应当不曾见过。”

沈临毓再问:“江大人记得余姑娘的模样吗?”

“不记得,只见过一两回而已,”江必生讪讪道,“印象中她病殃殃的,下官是男子,肯定不能一个劲儿盯着人家未出阁的小姑娘看。

京中在这些事情上大方许多,但在蜀地那里,民风彪悍,谨慎些不会出错。”

不同地方有不同地方的状况,沈临毓点了点头。

而后,他问了最后一个问题:“开棺时,余姑娘没有亲眼看吗?”

“没有。”

沈临毓走出驿馆房间。

乌云很沉,风中已有水气。

他在廊下站了会儿。

江必生口中的余姑娘和他认识的余姑娘,不像是同一个人。

余姑娘说,她亲眼见过开棺验尸。

吓唬陆致时或许会有夸张的部分,提出为金夫人开棺时也不改口亦算情有可原,但沈临毓记得很清楚,那日山上,金夫人坟前,余姑娘没有任何恐惧。

她甚至知道要先含住苏合香丸。

从她的应对来看,浑然不似头一次看开棺的人。

有一瞬间,比起弄清楚他认识的余姑娘到底是谁,沈临毓更想知道余姑娘何时看过开棺。

或者说,在过去的这些年里,余姑娘经历了些什么。

这般想着,他也就这般做了。

沈临毓转身,又去敲了敲江必生的门:“江大人,近几年里,蜀地开棺的案子多吗?”

去而复返的沈临毓问了这么个问题,江必生好一会儿才回过神:“不多吧?这种事情哪会经常有?”

“劳烦大人一件事,”沈临毓道,“回去益州之后,请帮我梳理下近些年蜀地开棺的案子记录。”

江必生心思一动。

他听出来了,今日的重点不是当年科举,而是余家和开棺。

但镇抚司的案子,少好奇、多办事,才是他这种没背景没根基的官员该做的事。

“等下官回去就太慢了,”江必生道,“下官书信一封送去,让师爷准备好呈送上来。”

沈临毓道了声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