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出生地
戴厚良院士,1963年8月出生于江苏省扬州市。
扬州地处江苏省中部,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是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
扬州南邻长江,可通内陆与海洋;北有淮河,连接中原地区;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使扬州成为重要的水运枢纽,促进了物资交流和经济发展。
扬州历史悠久,有2500年有文字可考的历史。
春秋时期扬州称邗(hán),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筑邗城、开邗沟,后楚国在此建广陵城 ,秦统一后设广陵县,历经多朝变迁,名称和行政区划有所改变,但始终是重要的区域中心之一。
隋唐时期,扬州是东南第一大都会,有“扬一益二”之称。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后,扬州成为水运枢纽,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唐朝时,扬州是南北粮草、盐、钱、铁的运输中心和海内外交通的重要港口。
扬州是众多文人墨客的聚集地,留下了大量的诗词歌赋、书画作品等。
如李白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杜牧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等,都体现了扬州在文化领域的重要地位。
扬州是全国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众多的文化遗产。
如瘦西湖、个园、何园等古典园林,体现了江南园林的精致与典雅。
还有大运河等世界文化遗产,见证了扬州在运河文化中的重要贡献。
扬州艺术流派独特,有扬州学派、扬州八怪等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具有重要影响。
扬州学派是清代乾嘉时期的重要学术流派,注重经学研究和学术创新。
扬州八怪则以其独特的书画风格,打破传统束缚,对后世书画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扬州传统工艺精湛,扬州的雕版印刷、扬州剪纸、扬州玉器、扬州漆器等传统工艺,技艺精湛,历史悠久。这些传统工艺不仅是扬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体现了扬州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扬州美食文化诱人,是“世界美食之都”,淮扬菜是中国四大菜系之一,以其选料严格、制作精细、口味清淡鲜美而闻名于世。
扬州炒饭、富春包子、狮子头、大煮干丝等都是淮扬菜的代表菜品,深受人们喜爱。
出生地解码
扬州对戴厚良院士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扬州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文人墨客留下的文化遗产,培养了戴厚良对知识的热爱与追求,为其投身科研事业奠定了文化基础。
扬州教育资源丰富且不断发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果显着。
戴厚良在此接受教育,为他考入高校、攻读学位提供了良好的知识启蒙与学习条件,有助于培养其扎实的专业基础。
扬州工业经济发达,石化等产业是重要支柱,戴厚良长期从事石油化工工作,家乡的产业环境使他较早接触该领域,为其科研提供了实践基础与应用空间,利于将理论与实践结合。
扬州重视人才,营造了尊崇科学的浓厚氛围,以刘秀梵等院士为代表的高层次人才受尊重,这种环境激励着戴厚良在科研道路上不断进取,为其成长提供了精神动力。
院士求学之路
1981年9月,戴厚良考入江苏化工学院有机化学工业专业本科,1985年7月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1997年9月,戴厚良考入南京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1999年6月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
2003年9月,戴厚良考入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2006年12月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
求学之路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