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什么是制作人

不知道这话她有没有听进去,后来他同样跟江勇斌说了一遍,阿斌是真的听进去了的。他自己也是这么开始搞游戏的,虽然后来亏光了。

人生就是这么一波三折。

有的人天生一直赢,但是这个时代,无论如何都有下限。

也是那年的暑假,木晨曦回学校之后照例玩游戏轻松了几天,那个游戏是《终极将军:美国内战》(《Ultimate General:Civil War》),是个2D版的类似全面战争的关卡类即时战略游戏,以美国内战为背景。

兵模都是低画素的纸片人,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制作组名单——

创作者:亚历山大佩德罗夫

制作人:亚历山大佩德罗夫

游戏设计:亚历山大佩德罗夫

游戏程序:亚历山大佩德罗夫

游戏声音:亚历山大佩德罗夫

当然制作组还有其他人,譬如另一位制作人及游戏文本撰写人尼克托马迪斯,艺术总监及主美,亚罗斯拉夫梅德维德夫。

这个游戏对排队枪毙时代的战争模拟相当细腻,玩家平时也要管理自己的部队。而且几乎做到了对美国南北战争的一比一还原,上万人的同场景大兵团会战。

而制作组,就只有那么几个人,那时候震撼木晨曦的不止是游戏本身,还有制作组人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也就是从那儿开始,他明白一件事情——

当制作人不是面对着那一方小屏幕然后自我感动一样地自觉牛逼;

更不是在游戏开发群或者社区里和人争辩制作人这个职位的定义,应当负责什么工作;

后面这些年来的生活,也不断让他坚信一件事情,开发游戏不是为了逃避生活。

他为了开发游戏,不但没有逃避,反而一次又一次地去直面他自己的生活。

强如P社,当年也曾有过程序员们呆在仓库整天打包游戏发货的局面。

真正的理想主义,必定是先要吃饱饭,先活着,把其他一切和理想无关的需求都砍掉,然后才能有输出。

为了做成一件事情,不断去处理琐碎的杂事,又算得什么呢?

不知不觉中,高铁到站了。

木晨曦没有带行李箱,只是背着一个中号的登山包,里面放着自己的杂物。走出站前广场,肚子有些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