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渐变的朝局

“与我应该是没关系的...”

李幼白放下信沉思片刻之后得到结论,无论思考还是做事,她向来都是根据现有状况来细致的推演下去,可能比不上有谋略的大家,但自认为也是有几分道理的。

天地间每一件向前推进的事,都有其特定的规则,就像人会趋利避害一样,本能趋势而已,从这条线路出发,很多事都能够在自己的预料范围内,反之,就是意料外的变故了。

秦义绝和她连上下级关系都算不上,勉强说过几句话,交情是不深的,当日的朝廷拉拢江湖医士携手抗秦,自己同样是不得已而为之。

秦军是虎狼之师可也并没乱杀无辜屠城杀人,如何处置她们这些军医大部分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未曾听过有人被抓捕处死。

哪怕是当时无名城兵败,城内未来得及逃难的医师,朝廷也是抓进去关上一段时间后就放了出来。

秦国要收拢天下医师归于朝廷,怎可能会拿医师动刀,那只会适得其反,所以,李幼白倒不太在意自己会不会受到牵连之类,毕竟她与秦义绝确实没有联系。

唯一说得上,便是自己离开前送了对方一瓶疗伤丹药,那丹药里有自己提炼出来的血米与万寿果,秦义绝如果全吃了,恐怕会有些返老还童的功效。

想到此处,李幼白把信纸压下在桌上,有点担忧,紧接着眉头又舒展开了。

秦义绝武功之高,自己当时境界低微捉摸不透,丹药的好处武人最为清楚,并且随境界越高更能体会肉身各种微妙变化...

她若真要抢夺自己手里的丹药来满足欲望,一年多以前就能够做到了,何必在将丹药瓶子还给自己。

而且由自己亲身体会,随着境界提升,自己所忌讳与追求的东西,很有可能会成为今后晋升时的阻碍所以强求不得。

“现在小尚应该到上京了,有那么多高手护行,苏老爷子也安排好了路线,绝对不会有差错出现。”

李幼白把苏尚的信件折好塞回书封,紧接着又拿起玄天罡今日才托人送来的密信,有关于黑风寨与明教的后续,便于纸上浮现在她面前慢慢展开了。

首先是黑风寨,就在公孙明月获选教主的前一晚,从山寨出动的人马总共两百多人,除去北门外虎头岭负责掩护接应的余忠和随从阮小二,以及一些誓死追随名下的喽啰,约剩下三十余人,其余统统死在当晚。

由徐胜私自下令,命风铃及众头领率两百马军前往沙口湾阻截赵屠的计划,没有任何意外的以失败告终,风铃不知去向,其余马军要么葬身冰谷,要么成了俘虏了无音讯。

作为山寨首领的宋义,先是听闻城内惊变的噩耗后,忽闻徐胜让自己又损失了两百马军和风铃一员大将,被气得当场昏厥。

徐胜作为黑风寨二把手,尽管第一时间把消息压下,可看着余忠带回来的那些弟兄,以及在后来并未回归的风铃等人,纸还是包不住火,没过几天,风言风语就在山寨中肆意传播开来。

比如张略临时倒戈反叛,柴飞进将至处死,随后他又被朝廷重兵围杀,余忠不得不带人狼狈逃窜等等...

其中最令人恐惧的,便是意图截取朝廷军需的动作彻底惹恼了朝廷,诸如官府很快就会打过来,或者山寨中有朝廷内应的说法无处不在,不少人见山寨大势已去,趁着黑夜悄悄离寨远走高飞,并且离开前还四处怂恿,使得还留在山寨中的残党人心惶惶。

因恼怒而晕厥的宋义在床上躺了两天后,醒来的第一件事便是派出信使离境出去,绕过朝廷在北方布置的防线前往魏国,此时的他,能够选择的去处几乎已经快要消失。

原本是想仗着兵马与位置坐地起价,希望朝廷或者魏国开出更高的价码,如此想法,在参与公孙家族竞争教主位置的行动中屡次吃亏,最终一切化作泡影。

此时的他们对于朝廷而言,才真正是可有可无,就算投靠背地投靠魏国,集结起来终究是是一盘更加散乱的沙塔,触之即溃。

李幼白此行前往北方都城府,原本她并未见过朝廷操控大局的手段,那晚过后她更加确信,幕后更深处,朝廷一直都在默默关注一切,只要时机合适,他们就会瞬间出手掌控大局。

百姓,武夫,世家,商户,在朝廷眼中只是路边流着哈喇子的野狗,想养想杀都在一念之间。

有关于黑风寨,朝廷应该是有自己的一套料想或者计划,有可能因自己的介入而提前收网了,不过,公孙家的事并不在李幼白最初的预想范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