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王者的话,殿右的那个判官飞速翻动起手中厚厚的簿册来。片刻之后,那判官终于停下了手上的动作,手持翻开的簿册,快步走了出来。
“启禀诸位大王,经过下官仔细查阅,这俞一郎阳寿未尽,尚有一纪之数。”
接着,判官稍稍抬起头来,继续说道:“而且,根据记录显示,此人生性善良,平日里乐善好施,常常放生赎救那些被困的生灵。因为受到他的恩惠而得以重新转世为人的,竟然多达三千余众!”
“此外,这俞一郎笃信道佛,一直坚持不懈地积攒钱粮用于供奉神灵。依下官之见,应当为此人增加两纪的寿命,如此方才能够彰显出轮回之道的。”
说完这番话后,那判官再次深深一躬,然后双手将手中的簿册高高举过头顶,呈献给了刚才问话的那位王者。
那位王者微微颔首,伸手接过了判官递过来的簿册。翻了几页,随后便将簿册递给了坐在自己身旁左右的其他几位王者传阅。
一时间,整个大殿内陷入了一片短暂的寂静之中,众人皆默默地等待着这些王者们做出最终的决定。
等到簿册再次被送到自己手中时,那名王者又扫一道册子里的记录。然后抬起头来左右环顾四周,仿佛是在征求其他诸王对于此事的看法。
而此时,坐在两侧的另外九位王者亦是纷纷点了点头,表示对判官之前提出的建议表示赞同。
见到众人都没有异议,这位王者满意地笑了笑,随即将手中的簿册重新递还给判官,并轻轻挥了挥手,示意他先回到自己原本所在的位置上去。
待判官依言归位后,那名王者清了清嗓子,“俞一郎此人,根据簿册所记,其本身寿元应为六十三岁,但如今尚有整整一纪(十二年)。既然我等决定为其增寿二纪,就应当速速将他送回阳间,切不可在此多做耽搁了。”
……过了一会儿之后,便有两名青衣的童子走进殿内。他们来到俞一郎身前站定,先是恭敬地向在座的各位王者行了一礼,随后便转身引领着俞一郎朝大殿之外走去。
随着距离大殿门口越来越近,俞一郎原本紧绷的心弦也逐渐放松下来。自己确实是来到了传说中的地府,并且还得到了地府诸位以及判官老爷的认可与恩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然而,那两名身着青衣的童子并未引领着俞一郎循原路折返,反倒是穿过大殿左侧的那道月牙形门户,踏入了一座园子之中。
他们一路前行,这座园子竟逐渐缩小,最终仅剩下一条铺满青草的小径以及若隐若现的院墙。待到行至一处残垣断壁之处时,好奇心作祟的俞一郎忍不住朝墙外窥视过去。
谁知就在此时,那两个童子趁其不备,突然在他身后猛力一推。猝不及防之下,俞一郎一个狗啃泥般向前扑倒在地,狼狈不堪地摔出了园子外。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令俞一郎惊恐万分,不由自主地发出“哇”的一声惊叫。
随着这声尖叫,俞一郎如同触电一般,猛地从睡梦中惊醒过来。他惊魂未定地望向窗外,只见此刻天际已然泛白,晨曦初露。
待俞一郎定下心神后,开始环顾四周并审视自身。突然间,他发现自己的左手不知何时竟然握着几道用朱砂描绘而成的神秘符文。
这些符文线条繁复,扭曲缠绕在一起,让人难以辨认其中含义。想来,或许这便是来自地府的判词吧。
凝视着手中的符文,俞一郎满心疑惑。他试着活动身子,惊喜地发觉曾经缠身的重病好似消失殆尽,身体前所未有的轻松。
这以后,俞一郎愈发积善行德。多年后,俞一郎寿终正寝,时年八十有七。据说他离世时,天空有异象,仿若祥瑞降临。人们都说,他一生行善,即便到了地府也必受敬重,来世定也是有福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