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次日清晨,天色初明,一支数千人的强军如同天降神兵,突然出现在城外。
这支军队身着黑衣,军容严整,气势如虹。
为首一员大将,手持长枪,胯下坐骑雄壮,乃是曹鲲麾下猛将崔金柱,崔月英的堂兄。
崔金柱一声令下,黑衣军如潮水般冲向贼军。
贼军见状,大惊失色,纷纷迎战。
当头一个黑面大汉,手持托天叉,正是方密麾下大将黄坦。
他勒马大叫:“哪儿来的狂徒?”
崔金柱见了黄坦,也不搭话,挺枪直取。
两马相交,枪叉并举,只听得“当”的一声巨响,火花四溅。
黄坦只觉一股巨力传来,手臂酸麻,手中托天叉险些脱手。
他大惊之下,尚未及反应,崔金柱已趁机一枪刺来,正中其胸口。
黄坦应声落马,鲜血喷涌而出。
黑衣军见主将得手,士气大振,纷纷奋勇向前。
贼军见状,吓得四散奔逃,溃不成军。
崔金柱率军一路追杀,直到汝阳城下。
张林见援军到来,心中大喜,急令开门迎敌。
崔金柱率军入城,张林亲自出迎,将崔金柱迎入府衙,设宴相待。
宴席上,张林仔细打量崔金柱,只见他器宇轩昂,眉宇间透出一股不凡的英气,心中不禁暗赞。
“崔将军英勇无双,实乃我辈楷模。”
张林举杯道。
崔金柱连忙起身回礼:“郡守大人过奖了。”
张林见崔金柱谦逊有礼,心中更是满意。
他命丁守珍取来印玺,欲要让与崔金柱。
崔金柱见状,愕然不已:“郡守何意?”
张林长叹一声,道:“今天下扰乱,本官庸碌无能,情愿将汝阳相让,烦请将军转交魏王。”
崔金柱闻言,大惊失色,连忙推辞:“不可不可!魏王派末将前来,只为大义,绝非为了私欲,郡守此言,莫非疑吾王有吞并之心耶?”
张林听罢,面露愧色:“此本官之实情也,吾深知魏王雄韬伟略,若能将汝阳交予魏王,定可保百姓安宁。”
崔金柱闻言,神色肃然:“郡守大人此言差矣,魏王殿下心怀天下,志在安邦定国,他派末将前来,只是为了助大人解围,若大人将城池相让,岂不是让吾王背负了趁火打劫的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