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瑟琳捂住嘴巴,不忍直视的回答道。“这是理论的花费与开销,目前材料学那边正在研究,黄金以及铍等轻质金属的替代品,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成本费用会进一步降低。不过好在我们的发射成本确实很低,而且未来的宇航员也更加廉价。
不过按照您最初的计划,如果发射到L2号拉格朗日点的话,容错率会更低,维修成本会更高。所以专家们的建议就是,现在把设备放在距离地表600千米左右的轨道,围绕地球运转,等待全面投入使用,再考虑增加推进器,送向预定的目的地。”
长舒一口气的尼古拉,一本正经的开始点头道。“既然是专家的建议,那就按照他们说的办,毕竟这样更加靠谱一些。”
目前尼古拉对‘千里眼’望远镜的任务主要就是观测宇宙中最早一批诞生的星系,比如大约诞生在130多亿年前的恒星、行星以及卫星和小行星的问题。第二个就是通过光谱分析这些行星的大气成分构造,为发现地外文明、可居住星球等宇宙进行探索。
小主,
而这些仪器设备也会进入大数据辅助运营,比如设备的自动化控制,收集分析回传的数据,采用第一代‘蓝猫’AI模型的辅助处理。随着时间的发展,往后的AI技术将会更加成熟,结合科研数据的筛选也会更加得心应手,往后将会进入发展快车道。
而目前花费200亿美元烧出来的第一代‘蓝猫’AI模型,也只能做最低级的工作。比如数据的分配整理,就连模糊具象化都做不好。但对于尼古拉来说,已经成功的迈出第一步。
说到‘蓝猫’AI的诞生,也是非常具有偶然性。因为尼古拉还未收集到全世界顶级的AI软件编程团队,用更加准确的实际情况来说,就是openAI的团队以及谷歌阿尔法狗的研发团队都未成型,所以根本没有办法收集人才。
经过尼古拉的安排,北极星科技公司通过巨额的奖学金开办数学竞赛,以及挖掘在校的编程天才等方式,打磨全世界最顶尖的AI团队出来。而这些团队刚开始也是没有头绪的进行研发,不过尼古拉这个外行人倒总是可以提出自己的要求。
记得前世最火的opneAI走出来的模式是大量使用数据,再结合精妙的算法进行系统性学习,等到学习程度达到一定的基础,那么它就可以理解我们的意思。这种说法就像是给一个懵懂的小孩,灌输大量的知识,等待它的自我学习。
第二种是人工干预模式,告诉它要怎么快速学习,怎么快速理解对错,怎么快速去分析判断。虽然这个在2O23年还存在很多争议,不过也是比较省钱快速的一种模式。
让人惊喜的是,另外一位函夏裔俄国人,邹铭远利用函夏的语言,很好的进行系统教学,在几个小组中很快脱颖而出。尼古拉为了奖励这位员工,特意把全世界首款人工智能命名权交给对方。最终,邹铭远以去年在函夏热播的《蓝猫淘气3000问》中的蓝猫命名,于是第一代‘蓝猫’AI就出现了。
前期他们帮助东风导航卫星和东风地图处理过海量的数据,效果不错。所以在经过系统性升级之后,也可以用于‘千里眼’望远镜的数据处理中。不过这些事情,暂时还未进行发布。避免引起阿美莉卡的眼红,有些事情悄悄的做就可以,没有必要大肆宣传,惹一身不痛快。
06年8月伯力市,新成立的北极星科技公司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对外宣布将会拿出90亿美元用于支持俄国深空宇宙探索公司的‘千里眼’望远镜项目。而该项目计划将于下个月正式发射第一阶段的望远镜组建升空,接着是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最终在2011年下半年完成目标建设。
后续的资金可能会增加到200亿美元不等,该项目主要用于基础科学和天文界做贡献。而这家北极星科技公司的幕后资本就是来自北美投资。
等这则新闻传遍全世界之后,大家一片哗然。尤其是俄国内部的不和谐声音,批评的声音大过赞成。而对于全球科学家尤其是天文界来说,一片欢腾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