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2章 我们必须未雨绸缪

刘根生怒视张恪清,怎么就变成他瞧不起夏正东了?

他可绝没这个意思。

向洋心中的担忧,忽然也消失了。

就算是这些政策通过,三年内也不会让其他省份超过南河,那他有什么可担心的?

他拼的就是这三年,如果三年后没能冲上去,无论是继续留在南河,还是去其他省份,那南河是否被超过也不重要了。

“恪清同志说的很有道理,我相信正东同志的能力,也相信我们领导班子能够团结一心,共同将南河的经济发展的更快、更好。”

“根生同志,你没这个信心吗?”

刘根生讪讪一笑,不吭声了。

心里也在腹诽,有你们后悔的时候。

第二天上午,张恪清他们继续参加分组讨论,在他这个房间的除了一些党政官员,还有一些民企的代表,这些代表还有不少在政协任职,也有了参政议政的权力。

其中有几个企业代表,冲着张恪清友好的点了下头,他们都是希望南河的议案能够通过,因为他们也提了相似的议案,一旦通过,对他们的企业发展也更有利,也更能帮助国家在这些行业走在全球前列,不再落后。

“我们今天讨论的两个议案,分别是关于人工智能发展和芯片产业发展的,我先说一下我的看法。”

“人工智能,这个很多年前就有人提过,都认为是科技的未来方向,可以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极大的便利,但也有着许多隐患,比如会让人越来越懒,会让人过度依赖。”

“将这个民用的风险就很大,一旦用于军事用途,会变得更加不可控。”

“但我认为既然能创造人工智能,就能做出控制,而且我们不研究,国外也在研究,到时候别人利用这个提升了生产力,提升了效率,我们就会处于落后被动的局面。”

“所以我赞同人工智能的发展,但是否用于军事,这个需要再议。”

一个个代表纷纷发表着意见,其中那几个民营企业的代表最为激进,他们认为不但应该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更应该借助国家的力量,搭建一个平台,举国之力让人工智能更快、更好的发展起来,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全球领先的水平。

未来无论是军事方面,还是民生方面,都能极大的提升便利,也能赚取更多的利润,带动国内经济更快的发展,更快的迈入发达国家的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