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国子监考察

弘未来人生 酉悦沐 2771 字 2个月前

土地是依靠收获农作物的种子,来获取赖以生存的粮食。每占用一寸土地,就会相应减少土地面积,完成农作物收获的减少,直接关系到国家人口的数量。而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强大,最重要 的指标就是土地规模和人口数量。

这个法则,在两千年后的今天依旧沿袭:死人不能与活人争抢土地!

我们再回到题目上来。

孔老师为什么大张旗鼓地寻找父亲的墓穴?

第一,向社会大众表明身份:孔丘是鲁国武士叔梁纥的亲生儿子,是名正言顺的贵族弟子,有资格世袭父亲的贵族身份和荣耀,不是无人生养的野种。

第二,为母亲颜征在争取合法地位:我的母亲颜征在是叔梁纥明媒正娶的妻子,虽然身为第二个小妾(孔子的大娘生育九个女孩,二娘生育孟皮,瘸),但是因为生下一个健康男婴,为孔家繁衍后代,延续香火,完全有资格在死后与丈夫合葬,获得与正室夫人同样的身份。

第三,向上层建筑传递个人信息:为了尽到身为儿子的孝道,为了实现母亲与父亲死后合葬的诉求,宁愿让母亲的灵柩停放在野外,暴露在世人面前,为的是完成自己作为一个孝子的心愿。

第四,为自己家墓地调理风水。父亲叔梁纥、母亲颜徵去世后,将父母合葬在防(曲阜城东防山之北)时,曾对他的弟子们抱怨说道:“古也墓而不坟(无高土隆起)。”古时坟墓没有封土堆高起来,跟平地一样,草长高了后,坟墓都难找到了。

四海为家,回到故乡后,为避免拜祭父母时找不到墓地,孔子想出了个简单且行之有效的方法,这就是“封之,崇四尺(筑了四尺亦的坟丘)”。有史记载以来,孔子是封土为坟的第一人。

果然,孔丘惊人的举动立刻获得了社会关注,他成为鲁国的网红,他的孝亲故事迅速在鲁国各个阶层流传,他也迅速进入了权力阶级的视线。

有了以上基础,孔子才有了向老子交流的基础,也奠定了自己的职业生涯的基础。

孔子一生曾多次向老子求教,这些经历在历史文献中有详细记载。

孔子十七岁时的问礼:据《水经注·渭水注》和《礼记·曾子问》记载,孔子在十七岁时(前535年)在鲁国的巷党向老子求教礼仪。

春秋昭公二十四年的问礼:据《史记》记载,孔子在春秋昭公二十四年(前518年)前往周都洛邑(今洛阳)向老子请教周礼。

孔子五十三岁时的问礼:孔子在五十二岁时(前498年)在一个叫沛的地方再次向老子求教,这次交流记录在《庄子·天运》中。

在鹿邑的问礼:具体时间不详,但在鹿邑县城西街有明代“孔子问礼处”碑刻,证明了孔子曾到访老子的故里鹿邑问礼。

考古发现表明,“孔子问礼于老子”这一历史事件在东汉时期被艺术地再现,山东、陕西两省发现了多幅汉代画像石,这些画像石大多发现于山东地区,尤其是济宁地区,这个地区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

总之,孔子的这些求教经历不仅是对礼仪的追问,也是对人生哲学的探索。在当时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孔子能如此严谨地追求学问,这种治学精神在今天看来仍然值得推崇。

我们看看孔子第一次向老子问礼,到底问的什么?

孔子曰:‘昔者吾从老聃助葬于巷党,及堩,日有食之,老聃曰:‘丘!止柩就道右,止哭以听变。’既明反,而后行,曰‘礼也’。”

曾子问道:“出葬已经发引”柩车已经上路,这时忽然日蚀,礼数有什么变化吗?或者没有任何变化呢?”

孔子答道:从前,我跟着老耽在巷党助人送葬,柩车也已上路,突然发生日食。

老耽喊道:丘!把灵枢停下,靠着路的右边停放,都不要哭,静以待变。

等日蚀过后,柩车又继续前进。

老耽说:按礼就应这样做。

葬毕返回,我就请教老耽:柩车只能前进,不能后退。日蚀这种现象,谁也不知道要持续多久。与其在路旁等候,还不如继续前进呢。

老耽说:诸侯去朝见天子,每天日出而行,傍晚太阳尚未落山就找个地方休息,并且祭奠随行的迁庙主。大夫出使,也是每天日出而行,太阳未落就找个地方休息。灵枢不可在天亮之前就出殡,也不可到天黑下来才止宿。披星戴月而赶路的,大概只有罪人和奔父母之丧的人吧。刚才日蚀,天空一片黑暗,我们怎么会知道天空不定在什么时候会出现星星呢,那样岂不成了披星而行了吗?再说,君子行事依礼,总不能使别人的亲属有遇上灾祸的危险呀。

老子尊礼,但不是不会变通。

影响自己人生的第一件大事,往往就成了他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