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看出了周天子的顾忌,于是出来道。
启禀陛下,如果陛下任命齐侯为成周执政卿,假王命讨伐不尊王的诸侯和蛮夷,齐国定当竭尽全力,拥护周天子。
并且齐侯会以周天子名义,在鄄地会盟天下诸侯,打出“尊王攘夷”的大旗,假以时日,定当恢复周王室往日之威严。
周僖王听闻管仲说,齐桓公会在鄄之盟上推出“尊王攘夷”,这如果是真的,周天子今后有齐国做后盾,定然不再惧怕那些居心叵测之人。
于是周僖王道:“倘若齐侯真如管相所言,寡人自然会册封齐侯为诸侯长,假王命,替天子讨伐不轨之人”。
于是周僖王和齐桓公两人一拍即合,各取所需,周僖王当即册封齐桓公为成周执政卿,假王命斧钺,授予讨伐诸侯的权力。
公元前679年春三月,齐桓公在鄄地召开诸侯大会,周僖王为了表示支持齐桓公,派出成周大夫单伯,代替周天子主持鄄之盟。
而齐桓公姜小白,这次成功召唤到宋、陈、卫、郑四个强国前来鄄地(山东鄄城)会盟,诸国拥护齐桓公为霸主,周天子特使单伯以周天子名义,表示认可齐桓公的霸主地位,齐桓公这一次会盟,才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称霸。
霸主霸主齐桓公在盟会上提出,今后联盟国将以“尊王攘夷”做为号召。
“尊王”,即表示盟约国尊崇周天子的权力,维护周王朝的宗法制度。
而“攘夷”,即对游牧于长城外的戎、狄和南方荆楚国对中原诸侯的侵扰进行抵御 ,必要时候 ,联合出兵共同讨伐蛮夷。
齐桓公实行的“尊王攘夷”政策,使其霸业更加合法合理,同时明确提出,联盟国之间不得违背盟约,盟约国之间不得相互入侵盟约国,盟约国之间如国国土受到侵袭,其他盟国无条件实行救援,春秋第一次大联盟时代,由齐桓公正式开启。
齐桓公的尊王攘夷政策,对两个国家影响巨大,特别是戎狄和蛮夷楚国,不但维护了齐国利益,同时也保护了中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做出了很大贡献。
齐桓公和宋桓公,卫惠公,陈宣公,郑厉公四大领导人登台会盟,有人牵来一头公牛,将牛捆绑结实,有人过来先将牛耳割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然后将牛耳的血滴入酒簋之内,将牛耳放入珠盘,由盟主端着牛耳,将牛耳血抹到嘴上,随后祭祀天地四方神灵。
所以盟主也称之为“执牛耳”者,然后大家一起盟誓,宣读盟约内容,接着就是拿匕首,划破左臂,将血滴入刚才有牛血的酒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