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乾隆和他的老师们

历史追光者 丁凡星 1548 字 3个月前

朱轼还会带领乾隆进行实地考察,如考察水利工程、农田建设等。让乾隆亲身体验治理国家的实际工作,学习如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的治理能力和实践经验。

乾隆登基后,朱轼被乾隆任命为会试正考官及《世宗实录》总裁。在高安当地流传着这样的故事。朱轼用“四盘二碗”的筵席宴请皇帝,菜谱是腊肉、肉皮、粉丝、闽笋四盘,猪脚或冻鱼、肉圆子或薯粉圆子为二碗。这种筵席后来在高安流传下来,被人们称为“朱公席”。这也体现了乾隆对老师的感激和尊重。

乾隆元年(1736年),朱轼去世,享年72岁,谥号文端。乾隆罢朝一天,以示对这位三朝元老的尊崇。次年,朱轼归葬故里,乾隆御赐他“帝师元老”的称号。

雍正选派富察·福敏作为弘历的侍读老师。当时弘历九岁,而福敏曾在翰林院六年教习的两次考试中均不合格,还因“满汉文俱不精通”被革退庶吉士,在雍正培养下一代、为自己争夺皇位增加优势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这其中或许有胤禛出于政治目的的考量,想为自己夺嫡之争增添取胜砝码。在福敏的教导下,不到一年后的康熙六十年,弘历被带到康熙皇帝面前,深得康熙喜爱,这背后或许有福敏周详的安排和细致的教育。

雍正命浙江巡抚富察·福敏带兵抄了年羹尧的家。在抄家过程中,福敏发现了一本名为《西征随笔》的书籍,其中有“皇帝分毫不值钱”这样大逆不道的话,他立即将书籍上交给了雍正皇帝。此事也体现出福敏对朝廷的忠诚以及在处理这类事务时的谨慎。

福敏成为乾隆成长道路上的重要引路人。福敏注重培养乾隆的品德修养和思维能力。一起探讨诗词歌赋,激发乾隆的文学创作热情。到了乾隆七年,乾隆对福敏的敬重之情溢于言表,为福敏祝福,并赞誉他“前世文昌苏,金朝王者师”。

乾隆对自己的授业恩师福敏非常尊崇。乾隆三年,命其为武英殿大学士兼工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次年又加太子太保衔,乾隆十年,加封太子太傅衔。福敏生病时,乾隆亲自去探视。

富察·福敏(1673-1756 年),因病去世,享年 84 岁。福敏去世后,乾隆亲自祭奠,厚赐祭葬,谥号文端,追赠太师,入祀贤良祠。

梁诗正,是雍正时期的探花郎,以其超凡脱俗的书法和深厚的文学造诣着。在乾隆时期,他担任《三希堂法帖》总编,长期为大清朝修撰官书。以其文学和艺术方面的才能影响着乾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梁诗正初学柳公权,继参赵孟頫、董其昌等,晚年师颜真卿、米芾。他的书法以行、楷见长,其行书被赞誉为“清朝最美行书”之一。他的书法对乾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启功先生也对他的书法赞赏有加。

梁诗正不仅传授书法艺术的精髓,还通过修撰官书的过程,让乾隆了解到历史的兴衰和文化的传承。乾隆在梁诗正的影响下,度过了艰苦而充实的学习时光。这段经历不仅为他日后成为一位有作为的君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成为了清朝历史上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