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多尔衮的摄政王之路

历史追光者 丁凡星 2331 字 3个月前

顺治五年(1648年),豪格回京后不久,就以隐瞒其部将冒功、起用罪人之弟的罪名被下狱,并于同年四月死于狱中,年仅三十九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豪格的能力与计谋相较于多尔衮有差距,多尔衮更有政治智慧,且经历更坎坷,成就靠自己拼搏而来;豪格性格缺乏当仁不让的果敢,且其生母、岳母和结发妻子的事情,使他有不少“污点”,面对多尔衮和其他满洲贵族时缺乏自信。

豪格死后,他的福晋们被多尔衮兄弟霸占,自己统领的正蓝旗也被多尔衮抢夺。但多尔衮没有对豪格的儿子们赶尽杀绝,反而悉心培养。

因满族旧俗中有对宗族子嗣的保护传统,即宗族长辈罹难其余宗族共同抚育。

多尔衮年幼之时父母双亡,皇太极也是以这样的方式对其培养,所以多尔衮即使对豪格不满,却不会将仇恨延续到年幼的子侄身上,且当时这些子侄尚不具备复仇的能力。

其他诸王公贝勒的瞩目,豪格之死已经触怒顺治帝的底线,若是对其子嗣下毒手,以清初满清八旗的权势,多尔衮也将难以控制局面,所以与其落得骂名,不如善待豪格诸子。

豪格有多个儿子,其中较为知名的是富绶显亲王。

富绶袭了豪格的爵位后,改称号为“和硕显亲王”。富绶墓的石享堂曾出土于劲松一带,目前珍藏在西直门外五塔寺的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内。

多尔衮成为摄政王之后,尽心尽力为大清的江山社稷操劳。在军事上,他就像一位威风凛凛的战神。率领清军入关,一路势如破竹,定鼎中原,为清朝统一全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他南征北战,把农民起义军和南明残余势力打得落花流水,不断扩大清朝的疆域。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多尔衮的军事决策和指挥才能,让清朝迅速崛起,成为了令人瞩目的强大王朝。

多尔衮摄政的七年里,清朝的局势复杂多变,他重用洪承畴、范文程和吴三桂等人。

洪承畴积极为清军平定江南出谋划策并劝降明朝官员。范文程制定政策、协调满汉关系、主张重用汉族人才和推行汉化政策。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后,在镇压各地反清势力中发挥关键作用。多尔衮进一步完善中央集权,加强对地方控制,整顿吏治,打击贪污腐败,选拔贤能为官。

而说到多尔衮与孝庄太后之间的关系,那可真是充满了神秘与权谋。孝庄太后,福临的母亲与多尔衮既有合作,又有博弈。

孝庄太后借助多尔衮的势力来稳住福临的皇位,为顺治帝保驾护航。

多尔衮也需要孝庄太后的影响力来协调与满洲贵族的关系,尤其是在处理各方势力的平衡上。他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共同演绎着大清初期的政治风云。

年幼时,福临对多尔衮充满依赖和敬畏,毕竟多尔衮以摄政王的身份总揽朝政,为大清的稳定和扩张立下赫赫战功。

福临年龄渐渐增长,心智也不断成熟起来。而多尔衮在摄政期间权力越来越大,专权跋扈,甚至有一些僭越之举。出行仪仗规格过高、擅自决定重大事务不请示皇帝等,这些都让福临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胁。

多尔衮积极推动儒家经典的翻译与整理,重视教育发展及人才培养。与此同时,孝庄太后、索尼、鳌拜等重要人物也在这个复杂的历史时期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共同为大清的稳定与管理贡献力量。

多尔衮旨在促进满汉文化融合,巩固清朝统治。《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等儒家经典被重点翻译整理,使得满族贵族能够更好地了解汉族文化中的治国理念、道德规范和人伦观念。以便满族统治者能够借鉴和运用到实际统治中。

对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等历史上着名儒家学者的注释和解读进行系统梳理,并与满文翻译相结合,形成更易于满族贵族学习和理解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