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千三百三十五章 窃听全世界

战场合同工 勿亦行 2216 字 1个月前

“他们并不全都在本部工作。在本部之外工作的NSA人员主要采用电子监听和窃听设备获得原始情报资料。电子监听又称电讯接收,即利用先进的电子设备系统对有线、无线、微波等通讯信号进行截收、分析、破译、处理。

窃听技术只适用于近距离,其窃听器材种类繁多、制作精巧,有的像指甲盖大小,有的甚至只有米粒大,令人防不胜防。比如一种激光窃听枪能在半英里之外将激光束发射到要窃听的目标玻璃上,根据室内谈话时声波轻微振动玻璃窗的原理,再用一个激光接收器接收由玻璃反射回来的激光而还原成声音。

海上情报船是NSA监听的重要手段,该船上一般都载有高精密的设备,如电信接收机、传感器、超远距离照相机以及密码破译机等,可对海岸附近军事情况进行监视,收集军事情报。

NSA还可以把一套复杂的电子窃听系统伪装成一段树枝,并包上树皮,然后嫁接在敌对国某空军基地的大树上,这段电子树枝可监听到该基地的任何声音,获取新式飞机的通信联络密码、各种型号雷达的绝密资料和驻扎战机的战略意图。前苏联空军某基地就曾经被我们这种电子树枝监听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座总部大楼里的电子计算机储备器能监听100万台同时使用的电话。我们在本土及世界设有4120个监听站和窃听哨所。其中许多是设在国外的美国军事基地内,有的设在舰艇、潜艇和飞机上,在太空中运行的200多颗各种卫星也担负监听任务。

我们设在伦敦北部门维斯山的一个监听站,占地300公顷,工作人员800多人,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电子监听中心之一。而这些,外人根本不了解。”

林锐跟着他们走进去,也算是开了眼。就像是科幻电影,机房内那些高效运转的机器闪着蓝色的光芒,不分昼夜的为美国的国家安全提供着情报保障。

这些数量庞大的NSA雇员们在全世界建立了庞大而又细致的监听网络,NSA为了保持自己在网络通讯及侦听技术上对全世界其他国家的绝对领先地位,除了和几家研究机构专门合作以外,甚至还专门建造了自己专属的独立芯片工厂和密码研究社区。而这些每年都花掉了“NSA”上百亿美刀的预算。

也就是说NSA这一家就花掉了全美34家情报机构总预算的七分之一,在这种级别的监听行动之下,无论是国家级的电台广播、影视信号,还是个人端的手机通讯、互联网聊天,都通通难逃“窥视”的“鹰眼”。

至于那本就十分敏感的军事和外交通讯,就更不必说了,在NSA长长的名单中,甚至连自己的同行们也赫然在列,中央情报局CIA、联邦调查局FBI在内美国其他情报或政府部门的高级官员。

亚瑟看着林锐道,“你看到了,这个如此强力神秘的特殊部门。我们的人员来自哪里?又是如何培训的呢?一般来讲,我们的员工来源大致有三种。第一种是文职人员,类似于电脑专家,情报分析员等等,这些人是面向美国公民的公开招募的,这样的员工在NSA中大约占百分之六十。

第二种,即为在NSA内部一些关键岗位上的军职人员,他们往往会被派去执行一些风险很高,并且需要一定军事战斗素养的任务,这样的员工大约占百分之四十。

还有一种,则是临时招募的。这些人不适合待在这个部门,但有些事情却需要他们这样的人。不过这样的人只有极少数。”

“比如我们这种,临时给你们办事的?”林锐问道。

“差不多。”亚瑟点点头,“但你不算,我们不是招募你们,是花钱雇佣你们。放心,我们经费很充裕。”

“到底要我干什么?该不是带我来参观的吧?”林锐停下脚步,他有些厌倦这些人卖关子的行为。

前面的亚瑟也停下了脚步,指着不远处的一扇门道,“刚才只是大致向你介绍一下情况,现在我们已经到了。”

“里面有什么?”林锐问道。

“只是一间普通的办公室。不过那里是绝对安全的,任何信息都不会泄露。”亚瑟回答道。

林锐拿出自己的电话,微微皱眉,从他进入这里之后就发现手机彻底没有了信号。难怪进来的时候安保人员没有没收他身上的电子设备,这说明在这里任何电子设备都没有用。无奈之下,他只能跟着亚瑟走进了办公室。

办公室里有一个人,金发络腮胡子,戴着一副眼镜。亚瑟走进去之后对他点头,“先生,人带来了。周边大致的情况我们带他看过了。”